Thursday, September 15, 2011

單車政治@香港

香港踩單車的人數不斷上升,不幸地,截稿時今年已有十人喪生,比去年同期上升67%。
單車是好東西。個人的健康、美感、時尚、寫意、自由,社會的醫療、交通、運動風氣、活力、市容。
世界潮流、經濟狀況,加上單車隊近年佳績,單車生活擁躉愈眾,現實中卻屢遭挫折,每天在馬路上與「汽車霸權」的磨擦已近臨界點,處理不慎,或死傷更多,或生活及精神環境繼續與世界脫軌,而向國內看齊。
單車安全不只是一堆技術問題,更是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;如果我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單車夢,未來數年有關問題只會愈加嚴重。

安全的迷思
政府無意鼓勵單車代步,港九市區不設單車徑,市民惟有取道馬路;當局對策是加強執法,又打算就頭盔立法。個人不反對遵守交通規則,也戴頭盔圖個安心,但外國研究及經驗顯示,情況遠比官方想像複雜。
從意外報道看來,單車客不只常見違反交通規則,更缺乏針對馬路環境的安全意識和技術。在騎行中顧及交通,已比駕車困難,而馬路亦可能是單車的障礙賽道。路面侵蝕、地盤附近的沙石、雨中的坑渠蓋,都須閃避,甚至會引致失控。這都是在常識之外的事實,一旦與交通狀況偶合,不衝燈、不踩行人路也會出事,需要有人宣傳,以至傳授正確的法門。

司機普遍不習慣單車的速度及行為模式。例如反應較慢、沒有倒後鏡、傾向鑽空子、易隱沒於「盲點」等,令上述情況更壞。事實上,頭盔只能將傷勢減輕一級,如涉及高速或重型車輛也無力回天;過度側重頭盔與否是避重就輕,即使立了法也無以為繼。
根據交通規則保護弱者的原則,政府應同時教育司機有關安全知識,長遠漸進改善硬件黑點(例如停車格、局部單車線等以至分隔式單車徑),不需驚動交通政策,耗費也甚彈性。

馬路上的地位
技術誤區之外,更令人擔心的是政府的思路:原來新事物若非政府欽點推動的(例如國民教育),就多因為影響status quo而受阻撓,即使他們不單是弱者,更有其合法權益。決策者若止於管制,視野只及個體層面,而無視交通意外主要是不同道路使用者的互動結果,傷亡數字必會繼續攀升。

現時雙方都盲目:司機往往認為單車「阻頭阻勢」,稍受阻延就暴躁響號、肆意搶位;而單車客本身,隨意衝燈,危險兼破壞形象,同時又妄自菲薄「捐窿捐罅」,形成亡命死位。其實單車走馬路的混亂狀態,在現存法律中已具解決方法,毋須等新政策賦予:單車作為道路使者,不只受同樣規限,也有相當權利,應善用以確立安全定位。
國外的配套正在改善這種欺善怕惡而雙輸的馬路文化,例如常見的「硬淨騎行」(assertive cycling)課程,將單車視作交通的有機構成,同時考慮在其先天劣勢,教人掌握交通規律(而不只規則),進而趨吉避凶。
如預估車流,佔行車線正中、提早切線、避開死位等,動向清楚,佔安全位置,顯眼而不被擠掉。經驗證明遠比車燈、頭盔、反光衣等裝備、手號等規矩更實際,反正單車在市內往往得追上慢線車速。這種單車訓練其實令車流整體更順暢,使用之間溝通更好,值得推廣,像英國上至跨國企業、下至小學都在引進。
也就是說,單車應提升自己,不予人話柄,同時走出自我,有辦法地介入公共空間,據理力爭其他道路使用者及警察的尊重,才能建立「新平衡」。例如倫敦司機也漸習慣,不時有車刻意收慢讓單車轉線,你若揮手示意,他更嫌你多餘礙事。
國外自也不是全靠爭取,民間官方各有融合:駕駛者不少自己或親友也踩單車,而官方則邀請重型車司機和單車客互換位置。不過按香港現況,若不先爭地位,融合不會發生。

馬路之外
香港人喜歡追隨世界潮流,單車大潮正是個人與公共接軌的契機。
時局低迷,建制如將之因勢利導,可如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的政績工程,一舉由汽車雜誌記者變成綠色武士,贏得民望。同時,空氣質素、交通擠塞、市民身心健康、社會氣氛都能改善,且比其他議題政治本小利大。
歐美城市的單車潮流以中上階級為主力,而香港的低下階層比重較高,推廣單車既能借助中產力量,亦能惠及基層,更可促進社會和諧。商業機構亦可在新秩序中改善位置,如港鐵可宣揚進步形象,巴士公司又可趁機精簡班次,紓緩擠迫和加價壓力。

如邀請單車隊員宣傳單車安全,令精英競技和生活接軌,將電視上的體育奇觀連接現實,可同時提升香港運動員和單車客的形象:前者不只是權力的廉價工具,後者返璞歸真的前瞻性也獲合理重視。得到空間後,單車的優點自會浮現。

延伸閱讀

《鐵馬革命:如何用自行車打造好城市》(Pedaling Revolution)/Jeff Mapes著,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
2011年9月15日《信報》